三信织造:把乳胶丝做成软黄金
发布时间:2013-01-08 17:09 来源:网络转载 浏览量:2903
如今,很少再有纯粹的卖方市场了,乳胶丝算是罕见的一个。目前国内除了三信织造,还没有企业能够制造这一产品。
隶属福建泉州市的永春县在福建省的版图上很不起眼——6万居民“蜗居”在四面环山的小城之中,最豪华的酒店亦不过三星级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建三信织造有限公司,其门前除了五星红旗之外,还悬挂着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孟加拉等国的国旗,其盛况不亚于东盟大会。
“因为有十几位来自这些国家的专家常驻公司。”尽管时常自谑“从浙孤身至闽”、但身为公司总经理的沈余仓从未觉得孤寂。其缘由不仅是这八方来客,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伙伴们所从事的事业——做中国自己的乳胶丝。
终结进
如果在网上搜索关键字“乳胶丝”,人们会发现数十万网页中多是贸易经销商信息,鲜有供应厂商的影踪。原因很简单:此前,这类产品几乎全部依靠进口。
“很少有人会想到去生产这么不起眼的东西。再说引进设备生产线的成本高昂,即使意识到的人也是观望居多,未必能横下心来做。”沈余仓解释道。
的确,作为服装辅料之一,乳胶丝隐匿在松紧带、纹边和沙发坐垫里,小得让人无法注意——尽管每天都与之亲密接触,但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这细细的一根东西应该叫什么。
未知即是市场空白,经营服装辅料生意多年的沈余仓比别人更懂得这一点。此前,三信在杭州和青岛两地的工厂,就是以生产服装及箱包上的另一重要“零件”——粘扣带为主业的。“经营粘扣带多年,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做大文章,像日本YKK拉链那样,形成三信的服装辅料整合品牌。”沈余仓说。
在他看来,生产乳胶丝是其中的关键环节。目前国内除了三信,还没有企业能够制造这个产品。“改革开放至今,很少再有纯粹的卖方市场。乳胶丝算是罕见的一个。如果能做到首创,形成品牌就不会是难题。”
技术垄断
打定主意后,沈余仓在2007年开始为新厂选址。此前,三信的工厂位于杭州和青岛。“在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,我们选择这两个服饰产业高度发达的城市,是出于抢占沿海市场先机的考虑。现在,我们希望新厂能够覆盖珠三角区域并辐射东南亚。”沈余仓解释道,“再加上靠近原材料——橡胶的产地,以及泉州这样一个以服饰和制鞋为区域经济特色的城市,使我们最终决定落户永春。”
据了解,三信乳胶丝工厂已经被列入泉州市重点项目,在税收和融资方面享受优惠政策。“这样的高新技术制造业能够提升永春的产业格局,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像沈余仓一样的浙商来永春投资办厂。”永春县副县长朱俊对《浙商》记者说。
2007年下半年,三信在永春城郊开发区面积60亩的厂址上建起两栋厂房和一幢办公楼。紧接着,他们又斥资近6000万元,从泰国购买了两条乳胶丝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,随着设备一起到来的,还有三信聘请的十多位来自东南亚各国的产业专家,负责设备调试,配方改进和员工培训。
“目前国内在技术上还有所欠缺,还需依靠外国专家。为了更好地与他们合作,除了高薪,我们还特意建造了专用客房,甚至还为每位专家的所在国升国旗。”沈余仓笑着说。
据三信透露,进口设备的同时,三信还和泰国方面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,同时约定泰国设备商不能在闽、浙、沪、苏等东部省市销售乳胶丝生产设备。“以后做乳胶丝的肯定不止我们一家,但初期局部的技术垄断还是必要的。”
供不应求
源起古代中国的丝绸被誉为“软黄金”,以高价销往世界各地。而在沈余仓看来,从橡胶树中汩汩流出的橡胶液与吐自春蚕的帛丝并无二致,由其加工而成的乳胶丝,也可以像古代中国丝绸那样成为“软黄金”。
目前,三信已经安装了2条生产线,7月底还将再上马4条,明年底将达到8-10条的规模。即便如此,所有的设备开足马力全速运转,还不能满足泉州一市的需求量。
“一个大的经销商,就可以帮助我们销售5条线的总产量。”沈余仓说,“如果要满足全国的需求,生产线的扩充还有广阔的空间。”
与进口产品相比较,三信的“龙牌”乳胶丝在质量上丝毫不差、甚至优于马来西亚的“大R牌”产品,并可与泰国的“老泰国”相媲美。而且由于关税原因,国产乳胶丝具备相当大的价格优势。
这意味着,厂家在销售渠道方面不用太花心思,甚至在价格谈判中具备更大的话语权。“毕竟产品是供不应求,所以产品利润也相对比较高。”沈余仓说,“另外,我们可以做到款到发货,完全摆脱了应收账款的压力。”
更为有趣的是,因为建厂不久,三信的产品仓库尚未建成,“但是现在基本上是直接装车运走,看来也没有大修库房的必要了。”沈余仓打趣道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力主将一部分产品销往国外:“由于国内已经供不应求,所以出口量并不大。但我们会保证一定的外销比例,以形成品牌的国际影响力。”
两大难题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这般如意。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问题还是让他颇有些头痛。2008年冬至今,橡胶涨价致使乳胶产品价位居高不下。一条生产线日均10吨的乳胶用量决定了原材料价格,并直接影响到产品利润。“所以我们也在考虑去云南、广西等地收购橡胶林,以防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。”沈余仓说,“此外,我们还建了两个乳胶池,在低价时屯货,尽量避免在橡胶停割期间进货。”
另一方面,偏居永春,如何吸引人才也是个难题。三信已经按照最新大学标准建造了员工宿舍,并为双职工安排了夫妻房。另外乒乓球室、台球室,阅览室甚至网吧等休闲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。“这些,都是为了企业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。”沈余仓说,“我们还在筹建信息中心和研发中心,以使产品跟随国际步伐,不断创新。”
当被问到在外投资有何心愿时,沈余仓说:“现在几乎都是清晨出门,凌晨回家。我想如果一直经营良好,公司最终能上市、成为公众企业的话,或许我就能重归清闲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