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福建省浙江商会网!收藏本页官方微博在线客服
请稍候...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浙商动态

浙商动态

五水共治百城擂台之湖州篇:再现江南清丽地

发布时间:2014-03-21 14:42 来源:网络转载 浏览量:1836

      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:到2014年底,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实现全覆盖,规划保留自然村覆盖率达70%以上,农户受益率达50%以上。完成276个行政村80049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工作。

       治污水

       重点行业整治提升:到2014年底,全市全面完成76家印染企业、18家造纸企业和57家化工企业共151家企业的整治提升工作,全市省控以上企业全面建成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。

       河道综合整治:到2014年底,全面完成垃圾河、臭河、黑河年度整治任务,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5公里和农村河道综合治理441公里,全市7373条9380公里河道实现保洁100%全覆盖。

       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:到2014年底,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,全市生猪存栏量控制在85万头以内,比2012年减少30%以上;温室龟鳖养殖面积控制在360万平方米内,比2012年减少21%以上。

        污水管网建设:到2014年底,全市新增截污管网230公里以上,中心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%,县城污水处理率达89%以上。

       农业种植污染治理:到2014年底,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万亩,商品有机肥施用比2012年增加4万吨,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12年减少5%。

        80049户

        85万头

        230公里

        151家

        7373条

        300万亩

        基础设施建设:到2014年底,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%;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%,危险废物实现零排放。

        矿山综合治理:到2014年底,全市建筑石料开采总量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,矿山生产全面做到中水回用和废水零排放。

       100%

       船舶污染防治:到2014年底,船舶生活垃圾储存容器配备率100%,船舶生活垃圾上岸率95%以上。

        100%

         5000万吨

         湖州市委书记马以:

        湖州是典型的“江南水乡”,把水治好,就是最直接的转型发展,就是最重要的民生福祉,就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。湖州的治水工作只能领先、不能落后。我们要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全力以赴打好“五水共治”攻坚战,通过全面治水,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,治出美丽湖州的新形象,治出百姓生活的新品质。

        湖州市市长陈伟俊:

       “五水共治”,治的是水,连的是民心,考验的是政府的治理能力,凸显的是转型升级的成效。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、立下军令状,以硬的举措、实的办法、好的作风,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。要着力当前抓工程建设,立足根本抓行业治理,管住源头抓长效监管,多措并举、多管齐下,以“五水共治”的大实效,促进美丽湖州的新崛起。

       工作目标

       围绕“突击治脏近期洁、重点治浑中期清、综合治污长期净”的目标,坚持科学治水、依法治水、全民治水,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到2017年,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92%,劣V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%以内,主要河道悬浮物平均浓度保持在60mg/L以下;市本级及三县一体化供水全面实现;城市防洪和内涝处置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;全市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。

       今年亮点

       “全民治水”营造氛围

        精心组织开展“五水共治”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、国家生态市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,在媒体上开辟“五水共治进行时”、“寻找身边清清的河”等专栏(题),加强舆论监督。大力宣传市委、市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,打好转型升级“组合拳”;组织开展“青春治水·美丽湖州”青少年生态文明治水行动、“投身五水共治·建设美丽湖州”巾帼行动、“关心母亲河,人人在行动”等活动,营造全民治水、爱我家园的浓厚氛围。

       “源头把关”引导转型

        紧紧围绕“五水共治”、四大行业整治等中心工作,抓住“环境功能区划编制”全省唯一试点地市契机,全面实行总量、空间、项目“三位一体”的环境准入制度和专家、公众“两评结合”的决策咨询体系,发挥源头控制作用,坚守“生态红线”,倒逼产业结构调整,引导经济转型升级,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。

        “三管齐下”强化考核

        通过“增指标、明差异、强惩罚”三管齐下,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。即结合铁腕治矿实际,在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增设悬浮物考核指标;增设县区间交接考核断面,并对年度考核提出差异化的目标;将考核结果与政绩考核挂钩,与区域的污染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挂钩,设立水质考核保证金制度,通过经济考核来促进各县区做好治水工作。

        “减点控量”铁腕治矿

        通过矿山水环境综合治理,达到全市矿山“减点控量、治污达标”的目的。落实“四控”措施,2013年建筑石料出港销售量为8662万吨,比2012年的1.64亿吨减少7738万吨,减少47%。2014年建筑石料开采总量拟进一步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。推进建筑石料加工机组和码头拆除,对全市范围内已关闭、整合和未进行审批的矿山建筑石料加工机组,以及已关闭、整合矿山的码头进行拆除,做到“全面拆除,一个不漏,不留死角”。

© 福建省浙江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c. 闽ICP备12025137号-1

服务热线:(+86) 0591-83222282 / (+86) 0591-83222216